设备与环境
仪器设备配置
环境与安全
运行与维护
自制仪器设备
现在位置: 首页 >> 设备与环境 >> 运行与维护
运行与维护  
 
  1.强化制度,规范管理
  加强管理,首先要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加强全校包括教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学校近年共起草并在网页发布了25个实验室相关管理制度和文件,这一系列文件的实施将学校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与实验室管理由行政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化,确保了实验教学质量。《青岛理工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对仪器设备管理实施各实验室兼职管理员制度,管理部门定期检查,评估。保证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提高利用率。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专人管理,配有专用记录本,记录使用维护情况;《青岛理工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根据规定对丢失、损坏设备进行赔偿。仪器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做到帐、卡、物相符合。每年对各单位设备进行清查形成制度,清查结果由设备管理员和实验室负责人签字。仪器设备借出,须经中心主任同意,并办理借用手续;《青岛理工大学仪器设备验收工作规定》对仪器设备及时验收,保证质量,如出现质量问题及时索赔,避免后续维修困难;《青岛理工大学仪器设备、器材损坏丢失赔偿的管理办法》;《青岛理工大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在进行设备采购时重视选择售后服务好的,有实力的大厂家,以保证良好的售后服务,设备维修零件的供给和设备的升级换代。定期检查,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使其处于完好状态;《青岛理工大学进口免税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和使用管理办法》、《青岛理工大学贵重仪器设备有偿使用管理办法》、《青岛理工大学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考核及奖惩办法》、《青岛理工大学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办法》、《青岛理工大学低值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青岛理工大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青岛理工大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管理员职责》等规章制度。

  2.运行模式网络化、科学化
  近年已实现实验设备管理计算机化,对中心实验设备建立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出入库、报废、汇总统计、报表等均实现计算机化。将设备管理上升到网络化,各单位可在网络上随时查看和管理自己的设备,并通过网络上报废、报修设备,上报计划,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去向等各种信息。大型和精密仪器可网上查询。开发应用了实验设备条码扫描管理系统,可自动将收集的信息传入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每年对中心实验设备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即准确又及时,解决了实验设备数量大,不可能每年进行一次清查的老大难问题。

  3.维修、维护经费保证
  依据中心制定的实验室运行维护、维修经费划拨标准及管理办法,保证中心实验室教学正常。办法对购置实验教学所需的一般低值耐用品(工具、量具、器具及简单教具等)、采购各种实验教学所需的易耗品(电脑耗材等实验材料)、支付仪器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费等;购置实验室人员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及实验室卫生用具;实验技术人员计划内培训费、图书资料费等运行与维护经费制定了实施细则。年度实验室运行维持经费总额由如下比例标准划拨:
  (1)近三年年均用于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维护费用费为155.34万元,占仪器设备总值的1.5%。
  (2)近三年年均用于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经费为654.67万元,占仪器设备总值的5.2%。
  每年十月份根据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和上一年度完成的实验教学任务等情况编制实验室运行维持经费学年预算计划,填写运行维持经费预算申报计划表,经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审核后,交学校财务处。财务处根据各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和上一年度完成的实验教学任务等情况按划拨标准核定年度实验室运行维持经费预算分配方案。实验室运行维持经费分配方案报主管校长审批后,财务处下达本年度实验室运行维持经费计划。

  4.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实现社会共享
  为提高中心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根据《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中心共有36件大型科学仪器(总价≥20万元)入选青岛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 http://www.sipc.cc)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该平台的服务网络可为青岛地区包括560多家研究机构、2000多家创新型企业在内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拥有丰富的客户信息资源和信息发布渠道。大型科学仪器协作服务平台可节省财政支出,整合仪器资源、专家人才、专业知识等信息资源,为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提供全流程“链条式”服务,加速全社会自主创新的步骤。